LOT 29 明初 永宣时期铜鎏金尊胜佛母
Viewed 159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15.2cm 重:1214g
品相:品相良好,历史使用痕迹(请买家参拍前仔细查阅细节图,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注:本场铜器、铜造像类拍品的铸补、老补、铸钉、铸痕的品相,为该品种铸造工艺,仅做图片展示,不在品相中逐一描述
记录:广州华艺,2016年11月26日,编号1059,成交价RMB 517,500.
尊胜佛母,藏语称为“措道那木玛雅”,又称“顶髻尊胜佛母”。佛母在兜率天说法时,以“陀罗尼”经咒救度王子,因此尊胜佛母有救度之功。尊胜佛母最具影响力的方面有两个:一个是它的陀罗尼经咒广泛流传,被认为具有防灾的功能,所以在寺庙或寺院前的经幢顶上所刻几乎均是此尊的咒语,在皇家陵墓地宫、贵族死者的经被上也采用此咒。另外,她也被看作是长寿神,与无量寿佛和白度母共同组成“长寿三尊”的著名组合广为人知。修持尊胜佛母法门,能增长寿命及福慧,消除无始以来一切罪业,免除一切凶灾。
尊胜佛母有九种化相,其最主要的化相,即如本尊一般三面八臂像。佛母三面分别为寂静、愉悦与凶忿相,面上各具三眼,五官刻画清晰秀美。右手主臂于胸前托十字金刚杵,二手施与愿印置右腿前,三手托化佛阿弥陀佛,四手持箭;左手主臂于胸前持绢索,二手于腹前托甘露寿瓶,三手上扬施无畏印,四手执弓。佛母威严而慈祥,通身佩戴宝冠、天衣、璎珞、钏环等庄严,制作极为精细,结金刚跏趺坐于莲座之上,身形优雅端庄。底座莲瓣秀长挺劲,上下对称分布,瓣尖饰卷草纹,上下沿各饰一周细密的连珠纹。整像以黄铜合金铸造,铜质细腻厚重,通体鎏金,因长年供奉仪轨的作用,金水略显斑驳,但依然不失其庄严与神韵。
从作品的风格与细节上判断,此像融合了东北印度、尼泊尔及中原造像等多元艺术风格,整体与局部均塑造得十分精彩。造像顶结高耸的葫芦形发髻,光素无发丝,这种发髻在元代宫廷造像中较为常见,也是14、15世纪丹萨替寺造像发髻的常见样式。头饰由花冠和发髻冠组成,这种组合冠式在11、12世纪的帕拉造像中十分流行。此像局部还带有较多尼泊尔造像遗风,如莲瓣细长饱满,劲健有力,尖部饰卷草纹等等,均受到13、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造像的影响。尼泊尔造像风格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自元代宫廷造像始,元代宫廷专设的“梵像提举司”将尼泊尔造像优美健硕的肢体表现与汉地的传统审美相结合,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明代早期,永宣时期的宫廷造像将这种融合的艺术发展至巅峰。对比后来成熟时期的永宣风格造像,此件尊胜佛母还带有一些尼泊尔的艺术特征,比如造像的面容还表现出尼泊尔的圆润秀气,与之后的方圆端庄有所区别。造像体态优美,装饰华丽,腰后饰U形对称式璎珞,这种样式与明代宫廷造像有直接的继承关系,衣纹的写实性处理也具有永宣造像的样式特征。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佛像将汉藏融合的艺术发展至巅峰,这些造像质量上乘,艺术风格独特,并且数量稀少,有的用于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的宗教怀柔政策服务,有的供奉于皇家寺庙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市场的热点。此像材质为黄铜,铜质细腻亮泽,与宫廷造像一致,造型比例完美,精致而典雅,明显可见永宣风格早期造像的影子。
通过综合判断,此件尊胜佛母应属元末明初过渡时期宫廷造像中的精品,或为早期永乐宫廷造像,将尼藏汉艺术的完美融合作了精彩呈现,并且造型繁复、题材难得,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Preview:
2022年6月3日-6月9日
Address:
线上拍卖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