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4205 1956年写本 陈寅恪为王荣初答疑解惑古籍用词信札 纸本 1页附封
Viewed 39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26*19
释文:荣初先生左右:前承垂问数事,久稽裁复,甚歉。兹略答于后,尚希 赐教是幸! (一)“小儿”。古籍多与“小人”通,如“可儿”即“可人”之例。《北齐书恩幸传》所谓“胡小儿”,盖指杂伎贱工,与士大夫、君子为对文。此种称谓,中古籍甚多,如元微之新乐府《缭绫》“臂鹰小儿”亦同此义也。 (二)“四十”出自古乐府《陌上桑》“四十专城居”,盖谓三省郎吏典州郡者。此种用语,唐五代人颇多也。如《北梦琐言》李氏女条,所谓“下其山矣”,即古诗“下山逢故夫”之意。《阙史》述白香山母投井事,所谓“夕拜”,即王维《酬郭给事》诗所谓“夕奉天书拜琐闱”。此例颇多,不烦枚举。 (三)“护鸡坊中谒者”,当是有此专差,但不能记忆有何纪载明文。 (四)“陁罗尼石幢”,在印度最初本是一丝织物,书经咒以辟魔鬼,导众生。后改以石为之,可以经久之故也。敬请暑安。 寅恪敬复。一九五六,六月廿六日。 提要:此信是王荣初向陈寅恪求教唐代传奇小说《东城老父传》的回函,在这封信中,陈寅恪回答了王荣初四个问题,并且回答的方式非常“陈寅恪”。这样说的原因有三: 一、这四个回答体现出陈寅恪对史料的娴熟掌握,在对“小儿”与“四十”作解释时,旁征博引,尤为明显。 二、陈寅恪惊人的记忆力,“不能记忆有何纪载明文”,正说明了前面的回答率先出于他的记忆,而后翻检文献进行核对,让人领会到晚年瞽目后仍治学不倦的史学大家风范。 三、陈寅恪独特的知识结构,他在给杨树达《论语疏证》里夫子自道“喜读中华乙部之作,间亦披鉴天竺释典”。精通梵语与谙熟释典既是陈寅恪的与众不同之处,亦是他治学的“绝活”,此信对“陁罗尼石幢”的解释便可窥豹一斑。 1957年1月,王荣初的老师夏承焘曾来中山大学参与座谈,夏为词学大家,所用力者乃在唐宋,而王荣初舍夏之近,而求陈之远,亦能从侧面反映出陈寅恪在当时学人心中的唐史权威地位,“教授的教授”名不虚传。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史,陈寅恪可谓“现象级”的学者。这与他的世家公子、文化名人、学术大师等多重身份下的复杂性有关,不同人群皆有置喙之处。 王荣初(1923-2014),夏承焘好友及助手,时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助教。晚年继承夏承焘遗志编撰《词林编年》。
Preview:
Address:
威斯汀大饭店(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7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