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31 清 乾隆 仿官釉贯耳尊
Viewed 2930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42cm
参阅《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序言,紫禁城出版社中国陶瓷史上,后朝仿造前朝的陶瓷样式,后朝官窑仿造前朝的官窑,十分普遍,其主要意图,多是对前朝的敬意与怀念。到了清初三代,这类仿造前朝样式的好古之风更是盛行。清三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阶段,制瓷工艺达到历史巅峰,同时,仿古瓷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清朝政府为了保证仿古瓷的高水准,在宫廷御窑厂特意设立了“仿古作”,即仿古作坊,由专门的团队与艺术家来负责烧造。这个仿古作的产品,往往由帝王亲力亲为,参与审美趣味的选定与设计,还在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努力使仿古作出产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尽善尽美。当然,在具体的烧造执行中,宫廷的督陶官则起到最根本的作用。督导官往往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来安排生产,在烧造现场层层把关,全方位掌控每一道的生产质量关。雍正乾隆时期的督陶官唐英就是一位出色的陶瓷生产总管。他在雍正、乾隆年间主要负责陶瓷烧制,作为督陶官,他不仅熟知前代名窑瓷器,有精深的鉴定能力,更有高超的制瓷技术,能保障整个陶瓷生产流水线的高效运作。据唐英《陶成记事》(1735年)记载,当时仿古瓷数量多,品种丰,仿宋代名瓷在继承宋代瓷釉器型的同时,还吸收了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元素。这件乾隆仿官釉贯耳尊,应该属于这一类。宋代官窑中的贯耳造型,多见官窑贯耳壶(瓶)、贯耳穿带扁方壶(瓶)等,而这类贯耳尊可能是雍正时期的督导管唐英所创,该尊糅合了宋代官窑器型与商周青铜器型的元素。这件书写“大清乾隆年製”双排六字青花款的仿官釉贯耳尊,通体施粉青釉,釉层肥厚,布满细小不规则纹片,器形敦实,古朴大气。这类仿官产品,往往釉色十分丰腴肥润,为历代藏家所青睐。为什么注重釉色的滋润?以承继正统宋代官窑为己任的唐英,深谙宋官青瓷生产的奥秘,那就是以烧造出玉质感的釉色为首选,瓷器釉色必须具有玉质的效果,而南宋官釉可以说是历代瓷器中最具玉质感的。据专家测试,宋官釉玉质感主要成因于厚釉多层结构。“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釉中多层釉中间层聚集大量的微晶和部分气泡,从而使光线入射到釉表面时产生多重的漫反射、散射灯光学现象,”如此现象与硬玉内多晶结构的光学性能类似,于是这类瓷器釉色的玉质效果产生了。宋官窑瓷器追求玉质感,缘于宋人尚玉,玉器温润文雅的视觉美学及坚忍不拔的精神特质,向来是中国士大夫对性情品质的追求,向前可以追溯到孔圣人,孔圣人对玉器美学的定论,特别是君子比德以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玉与人格的关系影响了后世。南宋朝廷对玉仍然充满向往,但因江南少玉料资源,只得寄希望于所生产的瓷器釉色类玉,这是南宋宫廷大量生产官窑青瓷的一个原因。南宋青瓷釉崇奉玉器温润、坚定、雅致的品质,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品种,诸如漆器、家具等,也在努力追求外表如玉的光泽。漆器、家具外表往往依赖精细打磨,以形成一种表相温润如玉的美感。到了清初雍正朝,精仿官窑器更是努力追求玉质感。唐英的美学向往恰恰与宋代匠人气息相通,其制作的瓷器釉色丰腴肥润,留下了不少佳作。这件贯耳尊釉色肥厚,色泽温润,如脂如玉,与清宫所藏唐英督烧的仿官釉如玉的瓷器同类。
Preview:
2019年7月27日-29日 上午10:00-晚上20:00
Address:
博乐德艺术品保税共享平台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保税区)象兴一路33号 博乐德大厦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