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103 尤劲东 1980年作 《法尼娜·法尼尼》连环画原稿 (五十五幅) 纸本丙烯
Viewed 255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25×42cm;20×33cm×54
出版《连环画报》,1981年2月,第9-20页。《法尼娜·法尼尼》,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封面、扉页及全部连环画《经典连环画手稿-法尼娜·法尼尼》,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签名:尤劲东 1980年作 2012年补签尤劲东(b.1949)出生于湖南长沙,后随父母定居北京。196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当务农工。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学生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其后开始连环画创作,处女作《法尼娜·法尼尼》于1981年发表于《连环画报》,以优美画风与细腻笔触给读者留下惊艳印象,广受美术界好评。毕业创作连环画《人到中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金奖、全国第三届连环画创作评奖获绘画一等奖,影响巨大,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1985年由中央美院连环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除了进行连环画创作,尤劲东还在连环画艺术理论领域不乏先导性的见解,贡献突出。1990年旅居日本十载,研究丙烯画技法。先后在东京每日画廊、三越画廊、东京中央美术馆、崎玉美术馆等多次举办过个人展览。2000年回国,在中央美院版画系任教,从事插图的教学与研究。2006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尤劲东作品展——青春日祭插图”。从央美退休后,隐居在北京宋庄艺术东区。连环画不是以绘画工具的不同来划分的画种。任何由工具所规定的技巧都能胜任它的表现。就此而言,它同油画、中国画、版画等是没有很大区别的。它唯一的不同处就是它的连续性,也可称作连环性,亦即“流”。——尤劲东绘画是“虚幻的空间”,艺术家就是用这“虚幻的空间”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灌注情感体验。这里“虚幻”意味着创造,“虚幻的空间”意即造型,它是画家的思维结果。……——尤劲东我要是在人世爱什么的话,那就是你,法尼娜。不过,我这一辈子如今只有一个目的:我不是死在监狱,就是想法子把自由给予意大利。——男主角米西芮对女主角法尼娜如是说人手一本的“小人书”——20世纪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法尼娜·法尼尼》连环画创作于1980年,当时正是连环画在中国最红火的年代,尤劲东是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大二学生,受到内心强烈的创作欲望驱使,他根据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名长篇小说《红与黑》作者司汤达1827年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创作。作品描绘了19世纪20年代发生在意大利的爱情悲剧——意大利当时被奥地利统治,美丽无双的罗马贵族女子法尼娜爱上了革命党人米西芮,为了占有心上人,法尼娜告发了革命党的秘密集会,故事最终以二人的决裂落幕。悲剧的发生来源于两个主人翁迥异的人生观,虽然两人互相爱慕,但女主角以爱情至尚,男主角却忠于革命,正好重新诠释了裴多菲的经典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本套齐全的手绘原稿硕果仅存,包含一帧彩色封面、一帧标题扉页以及五十三张黑白绘画。作品细致描画了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和室内场景,男女主角身穿华衣美服,体态旖旎。在尤劲东塑造下,女主角法尼娜是一个美丽、性感又勇敢的女性形象,想方设法地以美貌、财富与计谋去争取她想要的爱情。如此描绘的女性形象,在当时却是出格的表现,正如尤劲东忆述:我大胆地描画男女亲昵的动态,以及许多袒露肩胸的贵妇;这在今天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那时艺术作品中没有爱情,动不动就要批判资产阶级的奇装异服,免谈性和女性美的时代荒谬比较,无疑是对那种精神僵局的一记拳头。同时,尤劲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惊人的,身处艰苦的环境,却妙笔生花,让欧洲场景活灵活现。他回忆到:“晚上在生产队食堂昏暗的灯光下,就着油乎乎的饭桌继续画这部连环画。反差是强烈的,身在中国贫穷的渔村,画的却是十九世纪意大利的贵族生活。一个人的灯光把我和周围的现实隔开,思想的自由开始奔跑。我努力幻想着故事里的生活……”。或许因为这个“出位”的风格,作品1981年在《连环画报》发表后,获得了极大的回响。这同时也是和社会新风潮相契合,文化艺术逐渐解禁,正如1979年成立的“星星画会”,主张追求自由和自我表现的艺术。当时大部分连环画以黑色线描的形式为主,而尤劲东则研究出独特的个人方法,以黑与白的强烈反差渲染故事的戏剧张力。尤劲东使用了带有沟壑纹理的纸张,先是涂抹大面积的黑色,再覆盖白色颜料反衬,最后施以版画制版般的刮绘手法,使得画面布满变化丰富的肌理,由远而近的观赏过程引人入胜、趣味盎然。在艺术风格上,受到克里姆特式的平面装饰风格及构图影响,艺术家纯熟地截取故事中最动人心弦的瞬间,凝固主人翁的动作情态——从淡淡情愫到爱恨交缠、赴汤蹈火,最后一声叹息,人物的心理活动呼之欲出。同时,艺术家在人物背景的处理上十分出彩:数幅画面形成几何切割,各个区域里巧妙地融合多变的装饰性图案,整体有机地形成和谐又华丽的视觉铺排。而当读者目光留恋于华丽的细节时,又要提防着情节的跌宕起伏,有张有弛,扣人心弦。连环画通过图像来表述故事情节,画面与画面之间也体现着连贯的关系,互相“借景”,呼应彼此。尤劲东在故事的铺排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横切面,通过有限的画面来进行全过程的表述,以承载故事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艺术家对作品的内涵进行非常规但又符合其经验的处理。连环画并非辅助性的插画,它有时甚至超过了文学载体的本身。尤劲东称,“优秀的连环画总是试图摆脱文学情节和脚本的局限”,成为了一种可以独立发声、高度浓缩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如何利用形象动态、表情与人物的组合规律来进行叙事是其中的关键——而这都在尤劲东笔下的《法尼娜·法尼尼》中得到完美呈现。连环画又名小人书,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这门艺术诞生于清末民初的上海,后来在八九十年代达到最辉煌的时期,“1982 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册两千一百多种,八亿六千余万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出版记录。”它曾经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回想那个年代,尤劲东谈到:“在这样的时代,连环画作为一个很传统的形式,就像中国老式家具一样,在某些家庭中,它是一种生活品味,连环画就是满足这样的一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精神层面上不灭的事物。连环画的发展是中国绘画形式当中一种有历史、有传统、有读者群的独特艺术,我们都搭载过连环画这条船,因此而受益。”如今,在连环画式微的年代,它已经凝固成为一个属于过往时代的特有形式,除了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社会与历史价值,因为它承载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手捧一本连环画,翻开泛黄的纸张,旧日的喜怒哀乐也被轻轻唤起。昔日的“小人书”,已成为人们怀旧与投资的收藏品。当时的出版印刷以艺术家的手绘原稿为母体,仅此一件,弥足珍贵。尤劲东的《法尼娜·法尼尼》不仅具有独创性的艺术手法和风格,而且成为浓缩时代记忆的象征,这种融合文学、艺术和集体回忆的物质载体,它的魅力经久不衰、让人细味。
Preview:
2019年12月26日-27日
Address:
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L2 A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