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6 陆俨少(1909-1993) 柴门相送图
Viewed 486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35×136.5cm 约4.3平尺
设色纸本 手卷 1986年作 款识: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写杜陵诗意,丙寅七月,陆俨少于湖上之晚晴轩。 钤印:晚晴轩(朱文)俨少(白文)宛若(朱文)奇崛(朱文)丙寅七十八岁(朱文)不羡神仙羡少年(朱文) 展览:“陆俨少百年巡回馆展”,2008年。 出版:△《陆俨少全集(第四卷)》P182-183,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 △《陆俨少画集》P288-289,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 陆俨少先生非常尊重杜甫的人品文格,杜甫“每倚北斗望京华”的爱国之心和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执着追求,为他树立了榜样。他读杜诗,仿佛见到杜甫高山仰止,他画杜诗犹如再创诗境,温故知新。 这幅多次被出版的《柴门相送图》,其“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此外,如同称其居处为“草堂”一样,还有表明其布衣幽栖生活的意味。在杜甫的草堂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与“柴门”有关的句子。如“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这是说,当年诗人修造的柴门,不是正面浣花溪,而是顺着江流的方向所开。再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即柴门)今始为君开。”(《客至》)可知诗人平时闭门幽居,有了知己或至亲相访,方打开柴门迎客。 这幅《柴门相送》描绘的是杜诗中的意境——“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他画出了与邻居交往互访,宾主相得,气氛融洽,送别于柴门而依依不舍的情意。这里,柴门又是诗人送客的相别之处。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到,柴门虽简朴,却给诗人平添了许多生活乐趣。缘于此,清代的重建才有意营造出这座别致、简朴而又风景绝佳、充满清幽之气的建筑并作了如此的命名。画中取此诗意,描绘了清溪碧水流淌而过,一座别具情趣的小屋落于溪边,背靠葱茏的树林,颇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清溪两旁,笼笼慈竹拔地而起,悠悠凉意油然而生。相聚过后的悠然闲仕即将彼此告别,如此景致,令整座祠宇更增幽趣,更添情韵。 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包括一代巨匠陆俨少,而柴门,不会再紧闭不开,而是敞开它的胸怀,迎纳着千千万万的杜诗和陆俨少诗意图的瞻仰者。
Preview:
2021年1月17日-19日
Address: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泺源大街66号济南索菲特银座大饭店六楼大宴会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