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03 明宣德 青花螭龙纹大罐
Viewed 282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35cm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罐直口微侈,鼓腹,至底渐收。|口沿处绘饰一周兽面纹,肩及近底处饰变形蕉叶纹及灵芝纹,腹部主体纹样为龙衔灵芝,|其造型独特,富于变化性,四爪、独角、细颈、口衔灵芝一株,两膊有火焰,尾部作卷草式,|龙身卷曲,威猛矫健,四肢筋肉突起,龙爪刚猛锐利,气势万钩,给人一瞬即发的力量感。|与三代同风||本件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 ,器型端正,修胎细腻,青花发色浓艳。从工艺特征上看 ,其圈足和底部无釉,留有挥发后的垫烧物之「X」形痕迹 ,效果浅淡而自然,器底还可见火石红。它颈部绘饕餮纹,腹部环绕螭龙一条,口中衔有灵芝卷草。|北京故宫2016年「明清御窑瓷器考古新成果展」,展出有一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宣德青花盖罐,与本件东正拍品同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款,两器均在腹部以酣畅劲道的笔致,表现四爪螭龙的威猛有力。纵观各大博物馆典藏之宣德瓷器,均不多见有此类螭龙纹的大罐,更罕有完整器传世。故《中国官窑瓷器》一书,将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这件修复作品,与众多完整的传世珍品共置一堂,即是肯定了该螭龙大罐在中国陶瓷史中的重要地位,为代表明代陶瓷艺术水准不可或缺的作品。实际上有研究古陶瓷的学者认为:窑址出土瓷器,也并非都是烧造品质不够完美的「落选品」,也有一部分瓷器,虽然本身品质佳美,但却因为达标器的数量超出了宫廷要求进贡的数额,才遗憾的被埋藏在御窑厂的遗址中。今天我们得以在东正拍卖,观赏到的这件珍稀的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可谓难能可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御窑遗址宣德大罐,其螭龙纹的四肢及身躯上均可见条状微凸的「皴纹」结晶斑。而东正宣德大罐的螭龙纹,也显示出如此特征,呈现的应是同时期内,以同样工艺烧造苏麻离青之后呈现的效果。举凡宣德御窑瓷器,无不讲究用色之法。一般常见龙纹因为本身具有层层鳞片,更容易绘制出墨色的深浅变化。螭龙纹则由于无鳞的缘故,很难用青花表现出所画物象的肌理质感,而这两件青花大罐,则巧妙利用苏料特性,以讲究的笔法在胎体上反复皴擦,以便在烧成之后呈现微凸的纹路,为螭龙的身体线条带来犹如老松枝干般的苍劲感。|「饕餮纹」和「螭龙纹」均是上古时期鼎彝器的常用纹饰。受复古风气影响,宋代瓷器装饰中开始出现螭纹。明代宣德瓷器上的螭龙纹,其设计颇为独特,既保留了元代龙纹(参照大维德基金会所藏至正大瓶)动感十足的波浪状造型,也融合了自汉代以来玉器所用「螭龙纹」的特点。元末明初的这件螭龙纹玉饰,展示了元代十分流行的「螭龙」造型——口衔灵芝而尾部卷曲分叉,头部类似豹子,身体光滑而无鳞片,脊柱部位有一条连贯的细长线,所有这些特征均可见于东正宣德青花大罐,为明代早期作品的标志之一。再有,宣德螭龙纹也并非像《说文》所言「无角曰螭」,而是在头顶绘一独角,可以故宫展品与本件东正拍品作参照。|另外,洪武时期皇帝下令规定,礼器之使用应秉持「祭器皆用瓷」等原则来制作,希望一改自古以来使用青铜器作祭器的局面。故明代早期便有了模仿、运用青铜器纹饰的瓷器作品。东正宣德青花大罐,比御窑遗址作品更胜一筹的部分,即在于以「饕餮纹」来印证明代早期这一重要的礼器变革,故其历史和文化意义也都颇为重要。|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故宫博物院器物部 副研究员 郑宏|此件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腹部中间显现出胎体制作过程中留下的横向接痕,腹以下渐收至底,平底无釉,底部呈现糊米底、火石红,并有十字支烧痕。器表以青花为饰,器里白釉泛青,颈部绘折枝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螭龙衔灵芝纹,龙首微上仰、双目圆睁、四爪锋利,腹部上、下分绘莲瓣纹、如意云头纹,肩部留白处自右至左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整体纹饰布局疏朗,以青花填绘,轮廓线留白勾绘,螭龙龙身无鳞纹。宣德青花罐品类多样,产品大、小型号不一,其中高三十五厘米以上的完整器并不多见,大罐一般配器盖,但多有遗失和残缺,腹部多绘缠枝莲纹、龙纹装饰,清宫传世品中有绘缠枝莲纹罐,螭龙纹大罐并未见。1982年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发掘出土一件宣德青花螭龙纹盖罐,此件与之相类。因此,从出土物和传世品看,宣德时期绘青花螭龙纹的大罐极为罕见。|宣德青花瓷器以其造型丰富、胎、釉精细、青花浓艳而著称于世。宣德青花瓷器最大的特点是多选用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苏麻离青进口青料绘制纹饰,苏麻离青中的化学成分含量为高铁低锰,这种青料经入窑烧制后青花呈色浓艳,青料中铁的结晶斑晰出表面,呈黑疵斑点状现于纹饰间,与浓艳的青花蓝色相映成趣,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景德镇陶录》记载,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南窑笔记》也记载,「宣窑」一种,「及其惊讶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此器中青花用料为进口苏麻离青料,发色深沈浓郁,釉料中铁的结晶斑显现于纹饰间,纹饰以青花填绘,纹饰边线以青花勾边留白体现,宣德皇帝爱好艺术,尤对青花瓷器情有独钟,因此御窑青花瓷器品种丰富。龙纹瓷器作为宫廷御用瓷器在明代宣德时期由宫廷严格控制。宣德青花瓷器所绘龙纹最富生气,此时期龙纹威武凶猛,龙爪锋利有力,螭龙纹饰多口含灵芝,寓意吉祥。此件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中的龙纹形象与宣德时期总体的雄健、强颈的龙纹形象相符,微微上仰的龙首口含灵芝,简洁的灵芝纹线条舒展地布于罐身,龙纹身上无鳞片,这也是宣德时期龙纹的一种表现形式。宫廷对龙纹瓷器的拣选有严格的要求,这一点从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出土物中即可得到证实。明代御器厂出土的宣德青花龙纹残器或是龙纹绘制不合规制,或是器物烧制变形,宫廷对拣选不合格者一律进行敲碎处理,统一填埋,不得流入民间。这种大型螭龙纹罐烧造难度极大,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和炸裂,故传世品及御器厂遗址中也极为罕见。|此件器物的底部呈现「糊米底」现象,也是其制过程中的一大特征。「糊米底」是器物烧制过程中,窑床上所垫砂料含铁质较多,经高温氧化后粘附于器底,致使器物底部呈现铁锈色斑点,这一特征本是瓷器底部烧制的缺陷,却成为器物时代特征之一,明初洪武时期即已多见。器底的「十字支烧痕」现象,一种解释是烧制过程中为防止炸底、变形,窑工以十字形支垫隔空底部所留烧制痕迹所致;另一种解释是窑工们为了防止罐类等大型器物变形,并便于入窑安放,他们用十字形带兜起器物后入窑烧造,十字形带随之入窑,被窑火烧尽,痕迹却留于器底。|明代御窑青花瓷器的生产至宣德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些与宣德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稳定不无相关,皇室对官样瓷器尤其是龙纹瓷器实行垄断,拣选严格,对落选品实行集中处理,因此在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发掘出一些落选品,与清代宫廷传世品可以比对,对深入研究明代御窑产品和御窑制度有实际意义。明代宣德青花瓷器对后世影响深远,从目前资料显示青花螭龙纹饰始于宣德时期,这种龙纹纹饰奠定了明、清龙纹的基本形制,明代正德时期即已开始摹仿,及至清代一直追摩,尤以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仿制水平最高。||龙首上方肩部留白处,横款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圆润法度,笔法遒劲。|整体形制浑厚饱满,青花色泽浓艳,线条流畅自如,构图疏朗自然,留白得当。|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艺方面登峰造极的成就。|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时代特征极强。
Preview:
2017年6月6日-7日 10:00-19:00
Address:
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层大宴会厅A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