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103 商晚期 青铜夔龙纹扁足鼎
Viewed 14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23.5cm
题识:铭文:「史」 著录:出版 1. 蓝理捷,《Ancient China, Jades, Bronzes & Ceramics》,纽约,1999年,图录编号28 2. 戴克成,《The Frank Arts Collection》,香港,2011年10月2日至7日,页数26,图录编号6 拍品描述:来源 1. 蓝理捷,纽约 2. Frank Arts Collection,比利时 3. 欧洲私人收藏 展览 1. 《Ancient China, Jades, Bronzes & Ceramics》,蓝理捷,纽约,1999年,图录编号28 2.《The Frank Arts Collection》,戴克成,香港,2011年10月2日至7日,图录编号6 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为重要的器类,与权力结合。此器方唇、立耳、浅腹、圆底,下置三条宽阔龙形扁足。薄宽扁足作三龙上腾状,张口托住鼎体,龙有长鼻,圆眼,体躯饰有小段的鳞纹。鼎的腹部饰三面饕餮纹,纹饰的主体呈宽条状,饰有云纹。 商周青铜器品类繁多,制作精美著称于世。按其用途和性质主要分为礼器、兵器和工具三大类,又可细分为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和杂器等类别。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曾被统治阶级用于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的数量越多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越高。在古代的文献记载,天子是使用九鼎,诸侯用七鼎。此外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 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方唇、立耳向外微撇、浅腹、圆底,下置夔龙形扁足张嘴咬噬腹底,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有龙纹,龙尾外翻上扬,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腹饰带状纹,三面中央位置作棱脊,左右合饰一组以棱脊为对称轴的歧尾兽面纹,兽目呈目字形眼,眼珠圆润凸出,旁侧再作一条抽象的龙纹填充空间,十分繁细。全身布满云纹,卷曲线条,一丝不苟。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和谐,三足分立的布局,让扁足鼎站立得更稳定,由此可以充份体现商代安阳时期铸匠手法娴熟和构思精巧的一面,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鼎内壁铸有铭文「史」,为族徽,表明其为商代晚期的大族史所拥有。器型及纹式与本品近似一例,可参考上海博物馆收藏商晚期龙纹扁足鼎。另一扁足鼎可见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析子孙父乙扁足鼎。同样为方唇、立耳、浅圆腹,于腹部饰带状兽面纹,扁平三足饰站立鸟纹。 扁足鼎是青铜鼎类中较为特殊的器形,且流行时间很短,因此传世数量远比柱足鼎或蹄足鼎为少。造形可溯自新石器时期扁足陶器,于二里岗时期初现青铜作例,并一直沿作至商周时期,于商代及西周早期盛极一时。 扁足鼎在商代青铜鼎中所占的比例极少,夔龙形扁足如此粗壮有力的则更少。南京博物院藏的一件传为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夔龙纹扁足鼎,虽然扁足尾部不起钩上翘,但其鼎腹的纹饰和整体形制与此器很接近,详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998年,第二册,第57号,页58。同器亦著录于〔日〕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1》,东京:吉川弘文馆,1984年,页47,扁足鼎第4号。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46年入藏商代晚期的正鼎,扁足夔尾上卷呈钩状,形制亦相近,惟鼎腹饰一周回首夔纹,亦可作参考比较,详见故宫博物院编:《故宫青铜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第21号,页50。
Preview:
2023年4月1日-5日 上午10:00-晚上7:00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