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download
ArtFox APP
Home > Auction >  前奏·永乐夏季拍卖会  >  中国书画 >  Lot.0666 李可染(1907~1989) 1986年作 高岩飞瀑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0666 李可染(1907~1989) 1986年作 高岩飞瀑 立轴 水墨纸本

Starting price
CNY10,000,000
Estimate  CNY  10,000,000 ~ 15,000,000

Viewed  49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Log in to view

logo Collect

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前奏·永乐夏季拍卖会 ——— 中国书画

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Translate
Size

128×68cm

Description

出版:《五千年巅峰-中国近现代彩墨名家精选集》长流美术馆,2011年6月题识:高岩飞瀑图。虎跃龙腾,万钧雷霆,笔沉墨厚,云气蒸凝,吾作此图,欲写山川沉雄,用积墨法数十年,习用此法。略识此中秘奥,门外人不能知也。一九八六年岁次丙寅可染并记。钤印:老李、可染、日新、千难一易、可贵者胆京津烟云—京津名家书画艺术集萃(编号653-668)展览:“五千年巅峰-中国近现代彩墨名家精选集”长流美术馆,台北,2011年6月-8月14日永乐拍卖于2020年7月24日携此作拜访李小可老师,他在欣赏此作时讲到:“这件《高岩飞瀑图》,是我父亲1986年的作品,这时候我父亲特别关注水墨表现最本体的:墨的表现的深度和浑厚,题款里讲,笔墨的深厚和积墨法与他晚年时期的堂号“墨天阁”,都是在表达中国画发展到最后的高级阶段,除了用笔以外,很重要的语言的特征,就是墨的丰富性,和浑厚性,所以他到晚年的时候,更加集中的去探索墨的表现的可能性,和墨在山水表现当中的深邃感,与画面的整体感,所以在题款当中也提及数十年在水墨表现当中,传承了黄宾虹先生的积墨法,把一个单纯的笔墨的线,变成一层层的更加丰富的墨,又有笔触,又浑厚,又看不清的一种丰富的表现,而这种丰富又带有水墨表现的一种抽象,这幅作品他把树、山的形象(构造)很混,这也是他晚年对于墨的表现力的探索。这件《高岩飞瀑图》在当时是很具代表性的作品,曾参加过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一个很重要的联合展览。今天看见这幅画,我也感觉到我父亲在晚年的时期,他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墨的表现的可能性,不断地进行探索,而这种探索,既继承了黄宾虹先生,同时也融入了他自己对于墨、光和山水的体量感如何结合起来思考,所以这是一件我父亲对于墨的探索很重要的作品之一。”李可染先生在1986年前后曾经作过多幅《高岩飞瀑图》,构图虽然相类似但仔细观之,笔墨又差别甚大。关于这类题材画作的缘起,李可染在此作中道:“吾作此图,欲写山川沉雄,用积墨法数十年,习用此法。略识此中秘奥,门外人不能知也。”可见画家是在对于“积墨法”进行深入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他一生艺术功力的全部呈现和对自己一生艺术的一次总结。可染先生一生进行了很多的艺术探索和尝试,到了晚年,可染先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水墨绘画语言的探索和深入上。观此作山峦峻厚,林木蓊郁,瀑布飞泻。主体山川高大巍峨,顶天立地,置于画面正中,山石的外轮廓呈几何状,层层推远;山石左侧沐浴于光照中,右侧则处于阴影里,山下的树木以重墨画出,与山峦的阴影处连成一片,以此衬托瀑布;一道细长的流水从远处的高原蜿蜒而至,汇集在山谷中形成瀑布,倾斜而下,在峡谷深处又被零落的山石分离成数道水流。在无限的深幽之中,两条瀑布像两道银练垂空而下,划破最黑暗的山谷,黑入太阴,白催朽骨。泼墨、积墨、破墨,各种各样的墨法,非常的灵动。中间有泼墨,很多主体都是大泼墨法,这种泼墨在纸上晕化开来,远山的边缘、主峰的边缘,墨晕化开来,非常的豪迈。墨、水相破,形成一种非常氤氲生动的墨的画基。细看浓浓淡淡、厚厚薄薄的积墨,树是很淡的墨,用笔尖反反复复皴点,点出树叶在一个深深的山谷中逆光的感觉。整幅以积墨法画出,山的背阴面和山谷是最浓重之处,山谷中的瀑布又是最亮之处,但并不突兀,而是通过水墨的层层烘托减轻了“黑与白”的强烈冲突,左侧与右侧山峦的受光面亦与瀑布相映衬,使浓墨与留白造成的刺激感最终统一在整体的色调中。进入80年代以后,可染先生艺术主攻的方向又开始从图式语言转向笔墨,有机会接触很多国外新的艺术资讯,得以让他有机会在世界的平台来比较东方和西方,比较中国的艺术和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艺术。他更加觉得唯有中国人是用笔墨来造型的,是用宣纸、用墨进行渲染来表达对整个大自然、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笔墨才是中国画的当家基调,所以80年代以后,可染先生开始把主攻方向转到了墨上,“墨团团里黑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他用石涛这两句诗给自己的绘画艺术进行最后的定位。而这张《高岩飞瀑图》正好是他晚年在水墨语言上进行一种勇猛精进探索的重要之作,是可染先生对整个世界艺术的一种水墨宣言,是中国文化自信淋漓尽致的表现。

Preview:

2020年8月12日至拍卖会结束

Address:

北京四季酒店2层 幻艺术中心

Start time:

  • Commission  CNY
  • 0 ~ Unlimitation15.0%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

×
This session requires a deposit.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Our staff will contact you. Or you can call400-010-3636 (Mainland China)+86 010-5994 2750 (Overseas) Contact Art Fox Live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Other Lots in this session 159unit
李可染(1907~1989) 行书「天道酬勤」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0601

李可染(1907~1989) 1987年作 行书「 龙腾虎跃」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0602

张大千(1899~1983) 行书「 福」 镜心 水墨洒金笺本

LOT 0603

于右任(1879~1964) 行书「 天风浩荡」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0604

赵朴初(1907~2000) 行书六祖诗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0605

赵朴初(1907~2000) 1997年作 行书自作诗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0606

弘一法师(1880~1942) 1941年作 「 血书四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 镜心 纸本

LOT 0607

张善孖(1882~1940) 1937年作 圣诞图 镜心 水墨绢本

LOT 0608

吴昌硕(1844~1927) 1924年作 篆书「 强其骨」及自题盒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0609

齐白石(1864~1957) 1946年作 篆书四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0610

黄君璧(1898~1991) 1931年作 水月观音 镜心 设色纸本

LOT 0611

齐白石 1921年作 观音大士像 镜心 设色纸本

LOT 0612

马相伯(1840~1939) 行书《三国志》句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0613

马相伯(1840~1939) 1922年作 行书“韵松亭”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0614

徐悲鸿(1895~1953) 1944年作 凝视 立轴 设色纸本

LOT 0615

徐悲鸿(1895~1953) 1942年作 九雀图 立轴 设色纸本

LOT 0616

Art Fox Live
Buyers
Auctioneers
Follow Us
Feedback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10-3636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顶部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current bidding is ended.
Hint
宝物的份数已经被购完,下次下手请及时。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able to bid now when the bid is started or 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