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10 黄宾虹 (1965-1955) 莲花峰初晴
Viewed 57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黄宾虹 (1965-1955) 莲花峰初晴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黄宾虹、黄山山中人 款识:文殊院望莲花峰,宿雨初晴写此黄山纪游。宾虹,壬辰年八十又九重题。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着录:1、《荣宝斋秘藏中国近百年书画珍品展》P79,银星文化,1993年。 2、《荣宝斋深圳96艺术进万家活动纪念》P15,深圳荣宝斋有限公司,1996年。 3、《荣宝斋珍藏·卷8》P72,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存商品。 HUANG BINHONG Lotus peak early clear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38 1/4×16 in、 97×40、5 cm、 约3、5平尺 大涤子石涛一首题画诗云:“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花叶宽。试看笔从烟里过,波澜转处不须完。”由此诗可以领会石涛的画境以及他的笔墨之道,石涛的画风虽然独特而多异,但是总体的美学特征却是基本一致的。石涛于其生活的时代,成就很高也褒贬不一,这也许是真正一流的大艺术家的共同命运。西方有位哲学家针对这一类似的境遇说过这样的话:伟大者都是被误解的。石涛无论是他的《画语录》,还是他的风格各异的山水、花鸟与人物画,都在今天大放异彩,也因此成为清代美术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坐标。 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在他生前的岁月里,无论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都似乎是他“业余爱好”或者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习惯。黄宾虹的艺术在其过世多年仍无人理会,也是一种对“伟大者的误解”。黄宾虹的山水画艺术大略可分为“白宾虹”和“黑宾虹”两种风格, “黑宾虹”的审美理想可以用石涛的题画诗来具体概括,即“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花叶宽”。确乎,远看黄宾虹的山水画,漆黑一片,如观夜山,而黑山蕴含生机;走近仔细鉴赏,画面全是点与线交织起来的,如网似麻,更像雄壮的交响乐。 此件作品题曰“文殊院望莲花峰,宿雨初晴,写此黄山纪游”。文殊院风景绝佳,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黄宾虹一生中多次住进文殊院,也在此处创作出众多绝妙佳品。此作绘奇峰巍峨耸立,层峦叠嶂,山石嵯峨,杂树丛生,山间凉亭中两位高士对弈,还有一人读书。远山以花青色写就,近处山石浓墨点苔,厚实密集,甚至以点带皴,再施以赭石、三绿,浑厚中见清润,草木随意点染,金石意味浓厚。墨彩华滋,笔力苍劲。黄宾虹在《画法要旨》中指出:“用笔之法,书画同源。言其简要,盖有五焉。笔法之要:一,曰平;二,曰留;三,曰圆;四,曰重;五,曰变。”这就是黄宾虹提出的“五笔法”。“五笔”不单指五种用笔,也指五种笔性。此作亦是以书入画的典型之作,笔墨苍润厚重,画面丰富自然而又深厚老辣,真可谓“浑厚华滋”。 黄宾虹在《画谈》中这样阐述“平”:“一曰平。古称执笔必贵悬腕,三指撮管,不高不低,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全身之力,运之于笔。由臂使指,用力平均,书法所谓如锥画沙是也。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才可为平。平非板实,如木削成,有波有折。其腕本平,笔之不平,因于得势,乃见生动。细溪洪涛,旋涡悬瀑,千变万化,及澄静时,复平如镜,水之常也。”把平的笔法运用到纸面上,可知毛笔在垂直向下用力的同时,并非是用毛笔在纸面上拖动,而是在行笔过程中还需向上提笔,提笔与行笔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行运动的轨迹
Preview:
2020年08月20日-08月22日
Address: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139号万达文华酒店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