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118 刘丹 2003年作 太湖石 水墨 纸本
Viewed 441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40.2×36cm
款识:二零零三年春刘丹画并题(左上)|钤印:若僧 |刘丹|艺术是一种我们对人类的心灵和肉体境遇的美学表达。它反映了我们的感性和宇宙世界观。我喜欢在熟悉中创造陌生感,喜欢把所有的形象通过异同的操控的阴阳的转换,化为不可名状的幻象,再用它去重建一种物象之外的新秩序。|-刘丹||赏石文化最为鼎盛的时代莫过于宋代,文人们研发出系统性的太湖石鉴赏规范,假山石是以「皱、漏、瘦、透」为美,而在品鉴石头的同时,也将其气韵神髓以笔墨记载、流传下来。宋代文人画家讲究全方面的文化修养,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对于缔造画面意境的重视远超于笔法线条的表现,这深切的影响了刘丹的美学观念,他常以太湖石作为主题,结合现代对古人宏观、微观世界的理解,藉此掌握中国人文精神,再将其进一步推算,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语境。|刘丹在1981年于江苏省国画院毕业后便移居美国,直到2005年才回到北京定居。虽然他在美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洗礼,但在陌生的环境下,他经常性的参访各大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视觉经验的积累与他的传统背景产生了共鸣,也因此他决定要从传统出发,走出个人的道路。北宋郭熙曾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太湖石自然形成,姿态奇特,似天山灵芝也如出岫之云。百洞千壑,三山五岳,尽在其中。」《太湖石》(Lot 118) 为刘丹反本溯源的创作题材,他说:「我选择石头来激发自己的想象。例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在人的内心可以是一片浮云。对我来说,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的缩影。」他亦经常描绘同一块石头的不同面向,与观者一同探索新的视觉角度。刘丹「将传统山水画的宏观视角转化到微观层面」,进而放大和聚焦于细节,细致的光影变化透射在蜿蜒崎岖的石体上,形成一种微观世界的山水。刘丹认为:「感觉越清晰,形象就越模糊」,由于石头造型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他从而将石头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展现艺术家独有的山水自然情趣。|刘丹的《太湖石》画面结构采纳自唐代以来,诗与画便常作整合的概念,将其分为上下两个象限,两者相得益彰,形成题画诗的形式。宋代苏轼更提出了「诗画本一律」的绘画理论,将两个不同的艺术型态统一,他认为:「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两者同为内心情感的表述,在艺术的价值上应被相提并论。刘丹艺术的当代性在于细腻工笔、传统水墨和个人世界观三者的相辅相成,以太湖石这样文人的传统符号,传达出特有的时空意识。
Preview:
2017年4月1日-4日 上午10:00-下午8:00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