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36 齐白石 (1864-1957) 国色天香
Viewed 51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齐白石 (1864-1957) 国色天香 设色纸本 立轴 1956年作 钤印:白石 款识:九十六岁白石老人。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着录:1、《荣宝斋秘藏中国近百年书画珍品展》P60,银星文化,1993年。 2、《荣宝斋珍藏·卷7》P327,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3、《世纪丹青—吴昌硕·齐白石作品集》P136-137,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存商品。 QI BAISHI Very beautifu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Dated 1956; 39 3/8×13 1/4 in、 100×33、7 cm、 约3、0平尺 此幅荣宝斋所藏齐白石大写意花卉作品《国色天香》为其九十六岁(1956年)之际所作,画面构图饱满,以仰视的视角表现了牡丹花的高贵姿态。画作以没骨法描绘了两枝盛开的牡丹,笔法甚简,花冠处层层叠叠的花瓣以浓淡不均的洋红写成,形态不甚具体,但尽显富贵之气;花叶以花青调藤黄点染,待笔墨半干,再以浓墨勾勒叶子和叶脉,多而繁茂,密不透风。 齐白石最后几年画牡丹很多,作品不再像以前那么精致工整,但笔墨更加纵逸,别有一种自由、天真而又老辣。这时期的牡丹花,往往使用极重的洋红,花卉构图也从早先的疏阔简淡一变而为缜密繁复。《国色天香》与齐白石次年(1957年)绝笔之作《风中牡丹》的构图基本相同,都表现的是风中牡丹花:风从画面左边吹来,由左而右的笔势似乎带着瑟瑟的风声,催动出花叶海浪般的韵律,自在无法,体现着一种完全达于自由的生命境界。此时的齐白石举手投足皆已超纵,他怎么写都合理,随便画都生辉,他笔下的牡丹早已浑然一体,得意忘形。 《国色天香》无论在构图、笔墨、色彩上都独具风格,把中国画的意象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牡丹花朵很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齐白石强调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齐白石的感慨,也是齐白石对中国画审美最精辟的定位。齐白石将石涛所提倡的山水画创作的“不似似之”,引入到所有中国画中。何谓“不似似之”,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 即画名山若求必似则“山必怪”,而于“变幻神奇懵懂间”求不似似之,则会收到令人见之“当下拜”的极好的艺术效果。齐白石说的“不似之似”,即石涛说的“不似似之”。 齐白石深刻地认识到师法古人的重要性,在学画历程中遍临古画,对古人精神体悟之深:“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青藤八大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曾下苦功夫吸收近代诸家之长最终熔铸成了自己的风格,徐渭恣肆、八大的简练、石涛的纵横、金农的古拙、赵之谦的冷艳、吴昌硕的雄浑,晚清大写意的成果尽被他吸收。“先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 “师古而不泥古,学人而不似人”,在齐白石看来:师古人是 “变”的基础。 早年的乡村生活,使齐白石的花鸟画不自觉的打破了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窠臼,大胆的把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融入到传统文人画中,自成一派。齐白石十年”衰年变法“的成功虽有友人帮助,但终究在于其早年时期的勤奋笃学和烂漫天真的朴实之心,齐白石曾对胡橐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 齐白石最终开创了“齐式风格”,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传奇丰碑,其作品不仅对20世纪花鸟画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对20世纪花鸟画从传统到现代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Preview:
2020年08月20日-08月22日
Address: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139号万达文华酒店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