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26 10/11世纪 站姿弥勒
Viewed 63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18.5cm
合金铜克什米尔参阅:1.诺顿西蒙博物馆藏克什米尔地区莲花手观音菩萨2.故宫博物院藏10-11世纪观音菩萨立像克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麓西段,中国古代文献中曾将这一地区称为迦湿弥罗、罽宾等。克什米尔地区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并因此产生了璀璨辉煌的佛教艺术。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这一地区“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极言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和重要。这里处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因而历史上深受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它毗邻佛教发源地印度西北部、佛教艺术中心犍陀罗和斯瓦特,因而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文化艺术的昌盛之地,佛教文化艺术也极具地域特色。其佛像特征是脸型长圆,眼大似鱼腹,微微突出。眼、唇、白毫等部位常用以银、红铜等贵重金属装饰。造像身躯饱满,多着袒右肩或通肩袈裟。袈裟轻薄贴体,仅在衣缘处刻出衣纹。造像的头光和背光运用较多,常见为镂空形状。矩形台座也是克什米尔造像的特征,多以立柱式的隔栏或力士托举形象出现。克什米尔地区佛教造像多以黄铜制作,精工细琢,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对西藏地区后弘期的造像有深刻影响。弥勒,意译为慈氏,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未来佛”,在藏语中成为“强巴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弥勒佛。弥勒菩萨降世的预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一般图像学上,弥勒主要依据所著衣饰分为两类:一者,着佛装之弥勒佛。二者,着菩萨装之弥勒菩萨,本尊造像属于后者。此尊弥勒菩萨头顶华丽繁缛的三叶月牙冠饰,冠顶高挑,发丝于额前中分,余发成绺自然垂于两肩。菩萨发冠两侧耳边饰有两朵小莲花,双眼如鱼腹,双眉高挑,两眼间饰以白毫,颔首微笑,嘴角微扬。菩萨上身袒露,一串粗硕的珠链挂于脖子,长长的珠链垂于肚脐下方;腰部束有柔软的衣物,于腰间成布结;菩萨下身着短裙,左右垂坠披帛。菩萨身躯健硕,面部圆满,形如十字状的腹肌极具肌肉感;双腿直立,略微分开,左脚趾略超出于莲台之外缘;下承单层覆式莲瓣基座,莲瓣宽大饱满,位于克什米尔经典的矩形台座之上。菩萨身后有葫芦状火焰背光,一圈饰有形如蝌蚪的火焰纹饰,背光顶部有指明菩萨题材的伞形宝塔。在藏传佛像艺术早期发展史上,克什米尔(藏语称「喀且」)无疑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区:一方面它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传承古老的犍陀罗艺术,并形成独特的地域造像流派和风格,成为南亚次大陆佛像艺术风格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支;另一方面以毗邻我国西藏西部的地缘关系,对我国西藏西部佛像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西藏佛像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一直以来,克什米尔造像以鲜明的风格、独特的工艺辉耀于国际艺术品市场,广受世界范围内佛像收藏和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今春华艺推出的这尊文殊菩萨像就是一尊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造像,由此可以看到克什米尔造像独特的艺术风貌和风格特点。比较国内外公私收藏的同时期克什米尔造像,可以发现与此件作品相似的表现方式,如美国诺顿西蒙美术馆所藏一尊11世纪克什米尔风格莲花手菩萨像,菩萨拥有挺拔修长的身躯和十字状的腹肌,身着左短右长的裙子,方形台座以及带有蝌蚪形火焰纹饰的背光,都与此尊造像展现出相同的艺术特征;此尊造像为传世作品,原皮壳保存,未遭土锈侵蚀,铜质细腻,表面温润古雅,令人赏心悦目,类似状态可见故宫所藏数尊克什米尔像,皮壳包浆状态相类,脸部泥金,发髻有绀青存留,为早期供奉痕迹,颇为殊胜。总体而言,此弥勒是一尊比较罕见而完整的克什米尔造像,极具研究收藏价值。
Preview:
2021年3月29日-30日
Address:
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L2 B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