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188 草间弥生(B.1929) 2005年作 富士山(QPWE) 压克力 画布
Viewed 102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91×116.7cm
出版|《草间弥生艺术作品展览公式专集:最爱自己》轻井泽新艺术美术馆 长野 日本 2013年(图版,第89图,第118页) 款识:“Mt. FUJI” Yayoi Kusama 2005 QPWE(画背) |来源|亚洲 私人收藏||展览|2013年4月11日-9月23日「草间弥生艺术作品展览公式专集:最爱自己」轻井泽新艺术美术馆 长野 日本||附艺术家工作室所开立之原作注册卡||草间弥生|执念艺术的无限宇宙|《富士山(QPWE)》(Lot 188)、《圆点和圆点(QASTOL)》(Lot 189) 两件作品皆延续「无限的网」系列单一色调构图,以铺天盖地的「网眼」或「圆点」,实践草间弥生无限反复与增生的幻觉艺术。《富士山(QPWE)》从早期均一等质的画面,没有起点、终点与中心构图,转换至运用几何图形排列架构画面的场景,考验艺术家对于景物之间层次关系安排的思考。而《圆点和圆点(QASTOL)》通过圆点消弭实体界限的过程,进入永恒时间的无限和宇宙的绝对性当中,体现「消融自我,回到宇宙的自然状态」。两件作品虽是截然不同的风景和抽象组构,但本质上却共同表现草间弥生的「执念艺术」,透过具象与抽象的风格转换,提供观者思考周遭事物与自我存在的意义,同时成为解析草间弥生创作思路演绎的最佳典范。|草间弥生以单色统御画面的手法,源自于五十年代旅居美国时开始的「无限的网」系列,她使用单一色彩堆叠的网眼,营造平面的立体视觉效果。1960年草间弥生「无限的网」系列作品获邀参加德国勒沃库森市立博物馆举办单色画重要展览,同时参展的艺术家包含卢齐欧·封塔纳、伊夫·克莱因及皮耶罗·曼佐尼与马克·罗斯科,从此奠定艺术家单色绘画的发展基础。《富士山(QPWE)》沿袭单色构图,以红色作为画面中唯一的色彩,草间弥生突破过去以网线完全覆盖画布的抽象表现,进一步增加了点、线、面的元素架构具象的风景。她屏弃色彩间的组合,仅以红白两色营造出视觉冲击,掌握几何形状疏密分布的差异,呈现单色下景物多重层次的次序关系。画面中「网纹」的构造不再单纯地仅是纤细线条编织的网状,而是发展成类似显微镜下有机细胞结构的复杂排列,「网纹」与「网点」有机性重复与繁殖的延伸,反映草间弥生观察大自然后的想法,她藉由创作发出对人类的省思,感悟宇宙的浩瀚,自身不过是渺小的存在,如同她说:「无限在宇宙是否还是无限?我察觉到这件事,想要观察自己生命这一点,我的命也是一个点,是亿万粒子中的一点。」|日本古老和歌集《万叶集》对富士山如是描述:「镇国之神灵,属此大和山。 骏和富士岭,百看亦不厌。」富士山视为大和民族精神与文化象征,在甫刚结束于日本东京的草间弥生大型回顾展「我永远的灵魂」,展览入口的迎宾之作,便是一件巨大尺幅的彩色富士山《当生命无限闪耀于宇宙》,如此的安排足以证明艺术家对于富士山赋予精神意义的重视。富士山是草间弥生相当喜爱的题材之一,在1980年代她数度以「富士山」为题进行创作,但由于当时空间的限制未能创作较大尺幅之作品,草间弥生在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数度以此为主题,在她为数不多的具象风景创作中,凸显艺术家对于此景情感的联系与对「富士山」精神意念的认同。|经过数年绘画技巧的累积,创作于2005年的《富士山(QPWE)》无论块面的俐落亦或是几何形状的多样性都有了杰出的精进。画面采取对称的构图,下方山脚的村庄虽是沿着地平线横向错落,富士山的中央却以红色圆点纵向排列,似乎影射了富士山为活火山的本质,隐含着向上喷发的无限能量。草间弥生经过对此主题的反复思考,即使是相同的云朵她也使用不同的排列元素,力求增添画面的变化与趣味性。《富士山(QPWE)》作为艺术家放大尺寸的创作,不单是对于构图的特殊偏爱,也是自我技艺提升的肯定与验证。|弗朗西斯·莫里斯泰德现代美术馆馆长说:「草间弥生的作品具有这样一些重要性,如本能地甘冒风险的欲望、以进行某种发明或接受外在的影响来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实践纯粹的艺术野心等,这些其艺术的支柱。尽管作品形式看上去似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但在对系统和模式的关注、对黑白色彩和鲜艳色彩的运用以及在无限广大与微观世界、抽象与具象、黑与白等相反事物的对比方面,草间弥生的作品是一以贯之。」|圆点是草间弥生的核心哲学,从小罹患强迫症的她,遭受幻觉所困扰,她眼中世界的物质形状都解体或幻化成圆点扩散在空间中,然而她为了对抗疾病,以画笔记录下铺天盖地的幻觉状态,通过将周围的物质都化作圆点粒子的仪式,使得自我存在完全埋没于这些圆点之中,抹消焦虑与不安的束搏,将自我的形体消融和永恒合而为一,如她所说的:「在消融特殊自我的过程中,人就会回到无穷的宇宙中心了。」|由1950年代的《积累》起始,圆点成为草间弥生创作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她说:「圆点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就像人与人的交往一样。三三两两和更多的圆点变成一种运动。地球不过是宇宙百万颗恒星中的一个圆点。圆点是通往无限的一种方式。」草间弥生透过使用圆点为符号,暗示生命繁衍的无穷生命力与宇宙之浩瀚,呼应康定斯基在《论点线面》中有这样的阐述:「点在绘画中本身就是最简洁的形,点的重复成了强化内在声音的有力手段。」不同于早期作品保留艺术家运笔下的轨迹与不完美的手绘轮廓,到了1980年的圆点,在草间弥生巨细靡遗的重复平涂下,演变成精确的几何均质圆形。1990年代后的圆点,开始引用光线明暗的变化,为平面圆点添加阴影的渐层效果,呈现球型的立体思维。创作于2007年的《圆点和圆点(QASTOL)》延续1990年代的球面圆点,黑色圆点有些采取不透明的厚涂,有些环绕极稀薄的颜料,同时暗示光线的穿透性。大小不一的圆点非规整的排列,肆意地填充空间的安排,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在画面中自由交织与扩张,大小不一的聚集创造明灭晃荡的错觉。《圆点和圆点(QASTOL)》黑银对比的色调,幻化对宇宙物无数光点的想象,草间弥生集结了数十年对于「圆点」的琢磨,在单纯的色调中,圆点仿佛潜伏在潜意识里的光点,铺展出一个大宇宙的空间。|运用不同形状圆点组织并列,显示草间弥生对于物质内在特性的思考。《圆点和圆点(QASTOL)》以重复性黑色圆点集聚成宇宙的无限空间,乍看相似的圆点在艺术家的手绘痕迹中,有着各自不同细节与个性,似乎也隐喻了宇宙中各个行星所繁衍出的不同生命体系。艺术家选用罕见的银色油彩为底色,更加深了金属色因反光而呈现出背景的无垠深邃。画面中不同尺寸圆点无序的排列,创造流动性的疏密空间,「我想要用无穷反复的韵律和黑白的单一色调,呈现一种不同的「光线」,寻找一种新的绘画表现形式。」草间弥生历经八十年代炫丽色彩的组构时期,回归单一色调的构图安排,无论《富士山(QPWE)》、《圆点和圆点(QASTOL)》皆包含她多年来的艺术经验总结,延续先前脉络基础发展,回归至最初、最原始的几何状态思考,进而探索事物内在本质的差异。
Preview:
2017年9月30日-10月2日 上午10:00-下午8:00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